注意!漢堡港嚴重擁堵和延誤,船公司改靠威廉港和不來梅港
因為蘇伊士運河擁堵事件,4月份到德國港口的集裝箱船大幅減少,而為了追趕物流進度,一大批箱船進港又將港口堵得水泄不通。加上工人罷工、防疫限制,各大港口的延誤時間一再加長。
漢堡港集團市場業務負責人Axel Mattern表示:“延誤是現象級的,蘇伊士擁堵后,4月船只是少了,但緊隨而來的就是一次高潮!”目前三個貨運碼頭盡是集裝箱船舶,它們本該更早到來,卻—起姍姍來遲。
據船公司馬士基發布的公告稱,漢堡Eurogate碼頭的運營受到擁堵、行動緩慢和抗議活動的嚴重影響,這些抗議活動仍在進行且超出我們的控制范圍。很遺憾地通知,我們無法在漢堡將大量進口貨物卸下,不得不將MSC Leanne航次119E和MSC Kalina航次118E改道在威廉港(Wilhelmshaven)卸貨。
近幾天由于漢堡港的情況沒有好轉,相關內陸網絡運力嚴重不足,我們不得不得出結論:沒有可行的選擇將貨物帶回漢堡,因此在威廉港我們終止了這些箱子的航程。
基于上述情況,從卸貨到2021年5月28日,馬士基不會收取任何滯期費,并且您的免費時間計算將從29日開始。
由于漢堡Eurogate碼頭的嚴重擁堵問題正在影響船期并導致發貨延遲。因此,MSC決定將其Condor航線上的漢堡改為不來梅港,該航線立即生效,有效期為4周。
以下船舶和航次將從漢堡港改靠不來梅港(Bremerhaven) :
據悉,漢堡港市場預測,集裝箱運輸量將在2021年企穩,預計該樞紐的吞吐量為870萬TEU。該港口在第一季度TEU量同比增長1.8%,并表示這是由于3月份的交通量“急劇增加”所致。
漢堡港營銷聯合首席執行官Axel Mattern表示: “3月份集裝箱處理出現了關鍵轉機。與2020年3月相比,這一數字增長了9.4%。"
今年一季度,漢堡港、安特衛普港、鹿特丹港的集裝箱吞吐量,同比增長分別為1.8%、2.3%和4.5%。漢堡港吞吐量達到220萬TEU(圖片來源:德國《商報》)
去年前三季度,德國最大的綜合性港口——漢堡港貨物集裝箱吞吐量230萬TEU,下降4.9%;海運貨物總吞吐量3200萬噸,下降8%。"從今年3月份開始,我們看到經濟的幾個領域出現了復蘇,消費者需求更加強勁,??繚h堡的班輪服務數量也重新趨于穩定。"“通過海港腹地鐵路吞吐量達697,000TEU,增長了5.1%,我們取得了不錯的成績?!?/p>
與港口最大商業伙伴中國的貿易額在第一季度同比增長16%,但與美國的貿易額僅同比增長0.7%。
鐵路運輸量也增長了5.1%,根據執行委員會成員Ingo Egloff 的說法,這表明當需求急劇增加時,港口的基礎設施可以處理運輸量。聯邦和漢堡海事當局也向漢堡港發出了積極的信號,在5月初對新的航道深度和通行箱進行了初步的部分放行。